某報近日刊登文章一篇明顯帶有誤導讀者的樓市評論文章,內容大致說京滬穗等一線城市成交量依舊低迷,但隨著政策進入平淡期,加上“金九銀十”即將到來,陸續(xù)有開發(fā)商試探性“漲價”以考驗市場。其中廣州有樓盤最高漲價24%,北京33個新盤逆市漲價,上海降價盤僅僅微增1個……。近日該文章相繼被多家媒體轉載。由于斷章取義及誤導讀者情況筆架突出,特意說說我的見解:
1、偷換概念說漲價。文中三個小標題分別是“廣州:有樓盤最高漲價24%”“北京:33個新盤逆市漲價”“上海:降價盤僅僅微增1個”,光看三個標題,得出大標題結論“新政4月京滬穗漲價盤大增 開發(fā)商漲價探市”是完全合理的。但讀了內文和文中最后一段你會非常糾結,因為文中說的實際內容是:跌價比漲價厲害,市場還在觀望。所有小標題只是節(jié)選了市場某一個片斷,大標題更是把個別特殊情況表達成市場普遍現象。
2、掩蓋事情說漲價。文中說廣州某樓盤漲價24%,但實際漲價原因是因為此次推出產品品質不同所造成的,并不是原有產品在原價格基礎上提升價格24%,先后兩批產品景觀朝向都有巨大差異,好方位、好景觀的產品買高價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最后竟讓被說成了漲價,文中掩蓋了不同產品所造成差異的這個事實。除此處以外,文中多次提到某區(qū)域某樓盤如何大幅度提價,但只有實際操盤經驗的人都知道,在目前行情下大幅度上漲的成交價格,最大的原因是產品品質本身的差異。沒有任何利好的情況下漲價等于把客戶推給競爭對手。
3、 斷章取義說漲價。文中另外提到北京33個新盤逆市漲價,個盤漲幅最高為11.11%,于是判定北京市場出現“逆市”上漲的勢頭。但讀完全文便覺得標題有問題,內文提到通州某樓盤降幅為37%,其降價幅度遠比漲價盤幅度高,不考慮供貨品質差別,單這一要素便應該得出跌價的結論,但作者不單得出了漲價這個結論,還使用了個非常抓眼球的標題。其實稍加關注便可知道北京最近的成交均價基本沒有太大波動,甚至還存在被降價之嫌(控制高價盤入市時間),所以根本不存在逆勢上漲一說。
就提三個,其他問題還很多,不一一說了,其實這類文章是到處是。觀點預置而后再收集素材。為點蠅頭小利就露骨地搖旗吶喊。標題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內容卻是空泛邏輯混亂。現在的風氣,現在的某些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