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爭議,我們應肯定房地產在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扮演的國民經濟重要產業(yè)的角色,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重要性十年內都不會動搖。”全國政協(xié)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來看空、唱衰甚至做空中國房地產的跡象不時出現(xiàn),但黃其森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前景依然樂觀。
地產黃金十年才剛剛開始
黃其森告訴本報記者,房地產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問題。他援引有關數(shù)據(jù)指出:“2013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是12.9萬億元,房地產貢獻了6萬億元,占比近半;全國土地出讓總收入4.1萬億元,房地產直接相關的稅收就占了1.9萬億元。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同時,房地產業(yè)可以拉動上下游數(shù)十個相關產業(yè),具有根基性效應。在可以預見的未來10-20年,由于巨大的市場需求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房地產業(yè)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義,仍然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中國房地產的黃金十年,才剛剛開始,特別是百姓對改善的需求尤其強烈。我有一個觀點,為房地產"正名",也是替民生"松綁"。保障房與自住型商品房等特殊房產用來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難題,屬于政府干預行為,那其他方面則完全可以讓房地產更多地回歸到市場調節(jié)中去,讓各個階層的民眾,自由做出對房地產各類產品的決定和選擇。”黃其森說。
他說,中國房地產地位不會動搖,但是調控政策可進一步微調。在現(xiàn)階段,由于政府強制性規(guī)定保障房用地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商品房用地的緊缺。例如北京宣布每年供地一半以上都用于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這樣眾多開發(fā)商為爭取有限的稀缺商品房用地資源,勢必推高地價,進而推高項目的市場售價。
“北京可售商品房價格的上升,短期內不可避免。但只要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做到位,政府就沒有后顧之憂。”因此,他建議放寬對可售商品房預售價格的管制,允許開發(fā)商自主定價,并適時解除對高端樓盤的限購,這樣既促進商品流通、滿足市場需求,又增加政府稅收,兩全其美。
他強調,有關部門應一手抓嚴格完成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的任務,一手放開搞活可售商品房市場,兩者平衡推進。
建議降低居住證辦理門檻
“暫住”一輩子,是許多“北漂一族”的感嘆。因為,他們沒有機會拿到標志身份、滿足自身醫(yī)療與子女教育需求的北京戶口。
黃其森認為,在戶籍改革的過渡階段,有必要大力推進居住證制度,大幅度降低其辦理門檻,使其享受當?shù)貞艏丝诘牟糠执?,無疑能給外來人口帶來真正的實惠。
“新型城鎮(zhèn)化,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群的建設,外來人口大量增長。無論是進城的農民,還是從中小城市過來的居民,進入特大城市的勢頭,近些年還是主流。”黃其森說,雖然政府提出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guī)模,但在未解決大城市越來越大的問題前提下,已在大城市工作與生活多年的外來人口的戶籍問題,政府以蒼生計,仍然是無法回避的,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為此他建議:應由國務院統(tǒng)一政策,在全國全面推行居住證制度,盡可能全面降低居住證的準入門檻,使人口的自由遷徙成為現(xiàn)實。在現(xiàn)階段,全國各城市應全面推行統(tǒng)一的低門檻居住證管理制度。
“像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要嚴格控制人口,霧霾都擋不住,痛到無法呼吸,但還是有這么多人在北京堅持到底,那么,還能有什么高招兒擋得住滾滾人流?”黃其森支招,首都要減負,中心化應有取舍。
縱觀世界許多發(fā)達國家的中心城市,很少像北京這樣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優(yōu)勢資源。資源過分集中于一座城市,就好比父母過分溺愛子女中的一個,這種不平衡并不是一件好事。
黃其森說,除了給中心取舍減負,城市規(guī)劃也不宜把某項職能過于集中一地,目前所謂北京三大產業(yè)聚集區(qū)——國貿商務區(qū)、金融街、中關村都顯得過于擁擠、過于龐大了,造成就業(yè)人口上下班的鐘擺式效應,這點也有改進、分流、提高的空間。如果從初期規(guī)劃開始,就考慮到工作人口的住宅供應,相對就近上下班,“大城市病”也就減輕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