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運站悄然關門,最受傷的莫過于與其有業(yè)務的商戶。10多天前,在臨沂,一個托運站在商戶并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關門,讓200余商戶“欲哭無淚”。其實,像這種情況在臨沂不是個例,在其他物流城市也時有發(fā)生。
發(fā)生這種情況后,受傷害的商戶如何去避免下次不上當?托運站經(jīng)營者是否也有苦衷?從法律途徑上,受害商戶如何借助相關法律去維權?相關部門又如何去監(jiān)管?近日,有關律師、專家、民間人士給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12月13日,距2011年元旦還有18天,離新兔年春節(jié)還有一個多月,這讓喜歡過年的人們有些期待和歡喜。
可是,一進入12月,蘭田五金工具市場商戶張議文就多了一份擔心——她要不要繼續(xù)通過一些不熟悉的托運站發(fā)貨呢?今年5月份的一份貨款她到現(xiàn)在也沒有收到,而沒有收到的原因是負責托運此次貨物的托運站攜款消失了。在這6個多月里,張議文根據(jù)物流市場管理部門提供的這家貨運站負責人的信息,往返多次從臨沂跑到該負責人的老家——蒼山縣魯城鄉(xiāng),但是,由于這個姓倪的貨運站負責人常年在外,很少回老家,每一次,張議文都是失望而歸。
10多天前,本土一家媒體報道的《貨運公司悄然關門,200余商戶無處討賬》消息稱,位于臨沂市區(qū)工業(yè)大道與大山路交會處的大興物流市場內(nèi),一家名為臨沂中立的物流公司在未向客戶及市場管理人員告知的情況下突然關門,致使200余名商戶遭受損失。這一消息更讓張議文及同行趙德寶、范天龍等人緊張起來。尤其是范天龍,去年臘月二十三,他通過一家托運站給一外地客戶發(fā)了1000多元的貨,本來臘月二十八就能拿到貨款的,可是這家托運站卻一拖再拖,到了正月十六,那家托運站更是大門緊鎖、不見一人了,這時,范天龍才知道自己受騙了。此后,他多次到這家托運站去找人,可是截至目前,他也再沒有找到這家托運站的主人,1000多元的貨款就這樣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