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真正落實有難度
在采訪中,很多老師認為新課標真正落實“有難度”。有老師認為,硬件的制約將是最大的阻礙。他說,城里的學校有的班額大,課桌就顯得較小,練毛筆字的空間不夠。此外,師資力量也不夠。農(nóng)村小學同樣如此,想落實有難度。
相比現(xiàn)行的體育教育,新課標要求,中小學生要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比如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參加有組織的野外活動,如野營、遠足、登山、旅行等。想法是好的,但是野外安全恐會成為難點因素。“現(xiàn)在各方面對學生人身安全無比重視,在外活動期間,如果出現(xiàn)意外,誰能負責?對學生安全的顧慮,必將影響野外活動的實施。”
同時,對于新課標對于閱讀量的增加,臨沂十二中英語教研組組長陳維麗表示,按照要求,英語方面,九年級的學生要完成15萬個英語單詞的閱讀量,“就算學生每天都看英語,也很難實現(xiàn)。”而對于語文的閱讀量,幾位老師一致認為,相比起城市較好的辦學條件,農(nóng)村學校在硬件配備方面難以達到,“有些學校根本沒有圖書室,怎么完成?”
新課標不會對考試有影響
對于即將實行的“新課標”,許多家長最為關心是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與升學?老師們表示,考試與升學制度將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而逐步完善。市教研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課標的實施不會對學生考試產(chǎn)生影響。
目前,我市中小學教學仍使用舊教材,雖然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會逐漸向學生滲透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同時課標的變化會對今后考試的命題方向起到指引作用,但新課標都是在起始學年開始使用。雖然其他年級的老師在教學中會逐漸向學生滲透新課標理念,但是考試會嚴格按照“考試大綱”設計,因此家長不用擔心孩子的考試問題。
相關鏈接:
建國以來教材的變遷
1949年以來,中國相繼啟動了八次課程改革(下稱課改),教材編寫權的確定也曾曲折反復。
第一次課改以1950年出版的第一套全國基礎教育通用教材為標志。為此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共同成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稱人教社)。
1958年起,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思路下,中央將教材編寫權下放,各地可自行編寫。但隨后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年代,編寫權再度上收。
直到2001年開始第八次課改,教材編寫多元化才得以真正實施。“一標多本”被認為是教材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教材編寫多元化后,出版社更加注重質量的提高和對一線教師的培訓,這是以前沒有的。
從2001年開始,第八次課改在42個國家級實驗區(qū)實驗,隨后迅速推進。到2005年,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的學生全部使用新課程。
但采用西方教學思路的第八次課改,自出臺伊始就引起學界曠日持久的討論。由于推動過快,教師不適應新課改思路等問題逐漸暴露。于是,第九次課改開始進行?! ?/p>